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王家壕村丰汇种养殖农民合作社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48页.doc
《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王家壕村丰汇种养殖农民合作社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4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王家壕村丰汇种养殖农民合作社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48页.doc(49页珍藏版)》请在皮匠网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2 项目建设方案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41.4 综合评价5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62.1 项目建设背景62.2 社会经济状况:62.3本产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8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第三章 建设条件123.1建设地点选择123.2建设条件13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84.1 市场分析184.2 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204.3 市场风险分析20第五章 建设方案22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25.2 建设规划和布局23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235.4工艺技术方案255.5 设备选型方案285.6 主体工程方案295.7实施进
2、度安排29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316.1 环境影响316.2节能减排措施316.3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326.4评价与审批32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33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337.2建设各阶段的管理方案347.3项目运行组织管理347.4 技术培训367.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6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388.1 投资概算依据388.2 投资概算388.3 资金来源398.4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39第九章 财务评价409.1 财务评价依据409.2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40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409.4 财务效益分析419.5 不确定性分析429.6 财务评价结论45第
3、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4610.1 对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4610.2 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4710.3 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47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1、 项目建设单位: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人民政府法人代表:xx2、项目经营单位:达拉特旗丰汇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经营单位发展历程:达拉特旗丰汇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3月,注册地址在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王家壕村,以种养殖和农牧业机械租赁服务等业务为主。(2)财务状况:丰汇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500万元,年收入200万元。(3)法人代表:xx1.2 项目建设方案1.2.1
4、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1、项目名称: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王家壕村丰汇种养殖农民合作社肉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地点: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王家壕村二瞒壕社1.2.2 建设目标、规模及产品方案1、建设目标:以肉羊养殖基地建设为契机,以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尽快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着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人口综合素质。2、建设规模: 购买537只纯种基础母羊(小尾寒羊)和3只种公羊(纯种无角道赛特),进行杂交改良,繁育F1代繁育母羊和育肥羊。3、主要产品有:年销售繁育母羊110只;出栏商品育肥肉羊830只。1.2.3品种、技术、设备方案1、
5、品种:项目饲养品种以纯种无角道赛特种公羊和纯种小尾寒羊杂交生产F1代繁育母羊和育肥羊。2、技术方案。该项目应用的技术成熟,品种纯正,遗传稳定。通过推广肉羊繁育技术,培育肉羊新品系和杂交配套系;示范推广肉羊饲料配方及饲养模式,进行新型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示范推广肉羊疫病防控技术,肉羊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建立无疫病肉羊生产区;建立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肉羊饲养管理及经营模式,创建绿色羊肉品牌。通过杂交繁育,可使肉羊品质提高,个体产肉量增加15-20%。 3、设备。购置设备5台套,即秸秆处理机械2台,饲料粉碎机1台,兽医及配种器材2套。1.2.4 土建工程新建标准化羊舍1800,肉羊运动场2550,饲草
6、料库100,饲草料加工车间100。1.2.5基础种羊购置购进537只纯种小尾寒羊母羊和3只纯种无角道赛特公羊。1.2.6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为一年。从2013年11月开始到2014年10月底结束。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项目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实施:1、项目准备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2月):立项报批、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2、项目实施阶段(2014年3月-9月):勘察设计、工程招投标、设备采购、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3、项目完成阶段(2013年10月):试运营,竣工验收。1.2.7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1、投资结构。经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129.85万元,其中:土建工程94.65万元,
7、购置设备2.40万元,购买基础母羊及公羊投资29.00万元,其他费用3.80万元。2、资金来源。建设总投资129.85万元,其中:其中:申请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万元,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38.50%,丰汇种养殖农民合作社自筹79.85万元,占建设总投资的61.50%。3、流动资金。经估算,项目经营期间需流动资金13.44万元,由建设单位另行解决。1.2.8项目效益1、经济效益:项目达产后,年新增繁育母羊110只,新增出栏育肥羊830只,年预计新增销售收入87.90万元,达产年新增利润总额为24.51万元,净利润24.51万元,投资利润率18.59%;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23.09%,所得
8、税后23.09%;净现值所得税前77.86万元,所得税后77.86万元,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4.81年。2、社会效益:本项目可直接带动29户农牧民通过饲养肉羊,户均增收30000元,年增加收入总额为87.90万元,达到致富的目的。项目安排就业岗位3个,每人年收入3万元以上。项目的实施可吸引更多的农牧民加入到养殖和饲料种植业中来,带动农牧区经济快速发展,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通过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向社会提供安全、卫生、健康的优质肉食品。3、生态效益:本项目实行舍饲饲养,可消除放牧羊群对天然草场的破坏,对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和草原建设等项目的实施有很大
9、的促进作用。家畜粪便通过沼气发酵,施入耕地可提高地力增加作物产量。农作物秸秆通过处理,作为肉羊饲草,减少因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对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环境优美的新农牧区有明显的效果。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2、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6年第三版);3、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4、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鄂府发200910号);5、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6、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7、达拉特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10、五年规划纲要;8、达拉特旗关于加快农牧业主导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9、达拉特旗统计资料;10、建设单位项目建议书;1.4 综合评价该项目符合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项目建设扩大了肉羊养殖的饲养规模,进一步增加了畜牧业科技含量,增强了带动农牧民能力,可加速达拉特旗农牧业产业化的进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可以推动当地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效地增加农牧民收入,可使该村29户、98名养殖户实现脱贫致富。 1.3.1论证结论该项目是国家扶贫开发扶持的重点产业。该项目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应用成熟技术和设备,生产市场必需的肉食品,其投资方向正确,规模适当,技术可靠,措
11、施得力,经济合理,经营方案成熟,示范带动作用明显;项目前期调研充分,基础数据真实可靠,分析测算符合实际;产品的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项目切实可行。1.3.2 问题与建议:从近几年来肉类市场的变化来看,价格因素决定着养殖业的兴衰,因此要密切注意农资价格、饲料价格、肉类价格的变化以及动物疫情、自然灾害的影响,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已经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战略重点和中心任务。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多次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指示,以现代农牧业示范项目来引领农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方
12、针,达拉特旗党委政府做出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的战略决策,并且决定加快实施百万肉羊基地建设步伐,尽快形成地区特色产业。2.2 社会经济状况:近年来,达拉特旗坚持调结构、促转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实施高效节水农业项目34.8万亩,项目区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20万亩;全旗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新增露地蔬菜1万亩、马铃薯1.8万亩、牧草2万亩,饲草料和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36%;粮食产量连续8年超10亿斤,达到11.65亿斤;新增水产养殖2600亩;完善规模化养殖场165个。建成冷链物流及仓储物流中心3处、农产品直销店6家;直接从事规模化种养企业
13、达到100家,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00个。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1.5亿元,同比增长11.7%;财政收入42.3亿元,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3亿元,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12元,增长1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1394元,增长13.7%。达拉特旗境内包神铁路、210国道、包(头)茂(名)高速、乌(乌兰)泊(东胜泊江海)公路、解(解放滩)柴(东胜柴登)公路、德(德胜太)敖(敖包梁)公路、萨(土右旗萨拉齐)德(准旗德胜西)公路、柴(吉格斯太柴登)榆(榆林子)公路等纵贯南北,109国道、羊(准旗羊四圪嘴)巴(杭锦旗巴拉贡)公路横穿东西,210国道树林召镇过境公
14、路绕城通过,沿河公路2012年5月通车,沿河铁路正在建设中。乡乡通油路目标已全面实现,131个行政村中84%的村开通了公路,其中53个村通了油路。全旗公路总里程达到1933km2,其中黑色化里程943km2。吉格斯太镇位于达拉特旗最东部,东南与准格尔旗接壤,西南与白泥井镇毗邻,北与包头市土右旗隔河相望。镇内地形南高北低,交通便捷,羊巴线横穿东西,德萨线纵贯南北,召圪梁浮桥直达包头市土右旗。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倾斜而下,南部为鄂尔多斯高原缓坡地带,地势起伏不平;中部为库布其沙漠丘陵区,土壤属于沙化、半沙化状态;北部多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全镇总面积1031.25平方公里
15、,下辖10个行政村,133个自然村,7560户,26900人,有蒙、汉、回、彝四个民族,其中蒙古族1560人。全镇现有草地面积26.5万亩,其中,优质牧草2.56万亩,人工草牧场5.5万亩。镇内建成规模养殖户1312户,兴建标准化舍饲养殖小区14个,标准化棚圈1200处,青贮窖池4120处,饲草料加工机具500台(套)并建成科学改良配种站25个。王家壕村总面积201平方公里,辖10个社,726户,2881人,其中少数民族55人,党员91人,耕地面积19827亩,其中水浇地6000亩。2009年实施生态移民建设工程以来,已搬迁转移农牧户241户634人,全村累计实施退耕还林 4.19万亩,退牧还
16、草 3.4万亩,砒砂岩治理沙棘种植面积2.5万亩,种植面积居全镇第一,沙棘果人均收入在全镇屈指可数。2.3本产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1、农牧业发展现状。达拉特旗是自治区的农业大旗,鄂尔多斯市50%的粮食产于达拉特旗。土地面积中耕地占12.07hm2,其中排灌、林、路综合配套的标准化农田8万hm2, 2011年农作物总播面积11.53 hm2,其中:播种玉米6.47 hm2,优质牧草面积2.54 hm2,粮食总产量6.5亿kg,还有作物秸秆产量11亿kg,牧草产量7.7亿kg,青贮玉米产量252万t,种植业结构以能量饲料生产为主。2、关联产业发展现状。本项目的主要关联产业是肉羊养殖业和种植业。达拉
17、特旗是内蒙古西部的农牧业大旗。根据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达拉特旗属于内蒙古肉羊主产区之一。目前该旗农作物播种面积172.8万亩,粮食产量达到7.5亿kg。牲畜头数达到370万头(只)。做大做强种养殖业,是达拉特旗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旗委、政府十分重视农牧产业的发展,始终把农牧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来抓,并坚持把标准化生产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全旗肉羊养殖规模不断增加,销售市场不断扩展,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养羊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项目的其他关联产业包括饲料种植、牲畜贩运与经营、饲料加工及物流运输、餐饮、农畜产品加工等。鄂尔
18、多斯市四季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肉羊屠宰加工厂,年设计加工120万t羊肉,现由于加工的羊源不足,处于加加停停的状态。当地种植业、肉羊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发展,为当地农牧民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和产品稳定的销路,也促进了该企业的不断壮大,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另外,围绕肉羊养殖发展起来的运输、饮食服务及商业网点几十家,户均收入在万元以上。肉羊产业的发展,凸显了“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重要关联作用。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推动贫困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解决扶贫移民搬迁后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难题,拟在吉格斯太镇王家壕村建设以丰汇种养殖
19、农民合作社牵头的肉羊养殖基地,组织农民发展规模化经营,指导农民养殖方向,实现民主管理,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2、项目建设是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的。项目的实施是内蒙古以及鄂尔多斯市调整和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饲料加工、肉类加工等行业的发展较快,而在这一产业链中居重要地位的养殖业发展较缓慢。出现了饲料滞销、肉类加工企业缺少原料不足的现象。加之近年来禽流感、口蹄疫等疫病的肆虐,使家畜饲养量急剧下降,导致全国肉类市场价格飙升,国家为了调节肉食品的供需矛盾,国家启动了肉食品储备。所以,扶持发展养殖业就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各
20、养殖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适应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需求,增加肉、奶、蛋、毛的供给,丰富人民的“菜篮子”,提出采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设规模较大的肉羊繁育基地,带动周边农牧户发展养殖业,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向更好、更快、更高的方向发展。3、项目建设是实现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壮大当地优质肉羊养殖规模,推进肉羊产业化进程的需要。养殖业是农村牧区经济的重要环节和支柱,也是振兴我国畜牧业的重要保证。达拉特旗是传统的农业大旗,也是内蒙古重要的种养殖基地之一。肉羊产业是当地重点培育的农业主导产业。本项目充分利用当地农作物秸秆及饲料作物,促进了农作物的综合利用和就地转化,为当地的肉羊养殖业提供可靠的
21、原料保障。同时项目充分依托本地的肉羊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一条龙”新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4、项目建设的宗旨是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效益为中心,集中开发建设肉羊养殖,使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该项目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可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种、养、加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农牧业产业优化升级;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安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5、项目建设是达拉特旗转变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需要。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转变经营观念,在鄂尔多斯市委“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
22、战略指导下,确立“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赚钱”的经营理念,改变以往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传统观念,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具有相对稳定市场和效益的地方特色产业,将其做大做强,将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使本地区的草场得以休养生息,沙化、退化、水土流失可得到明显缓解,生态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6、项目建设是提高当地农牧业科技含量、增强农牧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现实需要。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和先进管理办法,全力繁育优良品种,不断增加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集约化生产水平,提高项目区劳动生产率,项目建成投产后,将紧密联系周边地区的种植、养殖基地、农民专业合作
23、社和农牧民以及饲料加工、肉类加工企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产业化运作机制,促进农牧民进一步扩大种植养殖规模,有力地拉动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加工业、肉类加工业的协调发展,形成种、养、加、销相互促进的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农牧民收入。第三章 建设条件3.1建设地点选择3.1.1选址原则1、项目建设符合地区土地利用发展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2、交通方便,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交通条件。3、具备满足建成后生产条件的水源和电源、周围要有足够的土地面积消纳其粪便。4、地势高燥、平坦,不占或少占耕地。5、满足工程需要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6、与居民点的间距应在2000m以上;与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达拉特旗 吉格斯太镇王家壕村丰汇种 养殖 农民 合作社 基地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2013 48

链接地址:https://www.3mbang.com/p-46794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