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2020-2035)草案.pdf
《厦门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2020-2035)草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2020-2035)草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皮匠网上搜索。
1、规划公示: 厦门厦门市市公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共文化设施规划(20202020- -2032035 5)草案草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设施规划建设的要求,落实厦门市国土空间规划要求,指导厦门市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布局与发展建设,特编制厦门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2020-2035)。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厦门市市域范围。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近期(2020-2025 年);远期(2025-2035 年)。 规划对象规划对象:规划对象为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及文化活动场所,主要包括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科技馆、美术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综
2、合文化站(室)、文化广场(公园)、剧院、音乐厅以及大型公共文体活动场馆等。按设施的功能类型与设置的规范要求划分为两种特性四大门类。基础性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阅览类和群众活动类,特色性公共文化设施包括文化展览类和艺术表演类。 (1)图书阅览类:包括公共图书馆。 (2)文化展览类:包括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美术馆、展览馆。 (3)群众活动类:包括文化馆(站)、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公园)。 (4)艺术表演类:包括剧院、音乐厅、大型公共文体活动场馆。 指指导思想: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
3、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强化守正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效,扎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充分发挥海上合作战略支点,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等优势,加强闽南文化、华侨文化传承作用,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助力厦门更高水平创建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发展目标发展目标: 着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科学布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塑造城市文化空间特色,推进厦门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发展、均衡发展、开放发展和融合发展,推动厦门全面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努力把厦门建成中西融合、开放多元、创新时尚的国际文化都市。 (1)闽南和国际文化融合的繁荣之城; (2)华侨和海洋文化共进的弘扬之城; (3)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窗口之城; (4)创新文化引领与共享的活力之城。 规划规划目标目标: (1)规划至 2025 年,岛内外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有较大提升,实现“15 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全覆盖,两岸文化交流领域进一步拓宽,区域文化中心的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加强。 (2)规划至 2035 年,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杆城市,成为具有国际影响、闽南特色、开放多元的一带一路上的国际文化都市。 配置体系配置体系和策略:和策略: 构建“市级-区级(组团级)-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厦门市 公共 文化 设施 规划 2020 2035 草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mbang.com/p-46719632.html